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备案材料不真实会受到什么处罚?

吕先生    2025-11-13 07:12:06    36次浏览

办理公章备案时,提供不真实材料的行为,会根据违法主体是公章刻制经营者还是企业 / 个人申请人,受到不同的处罚,情节严重者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具体如下:

针对公章刻制经营者:依据《印铸刻字业暂行管理规则》,经营者备案时提供虚假信息,公安机关会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以 5000 元以上 1 万元以下罚款;若逾期仍不改正,罚款金额将提升至 1 万元以上 5 万元以下。若其还存在不按规定核验刻制公章的虚假证明材料,且逾期未整改的,除了对经营者处 5000 元以上 5 万元以下罚款,还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500 元以上 5000 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还会被市场监管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针对企业 / 个人申请人:若申请人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办理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公安机关会依法追究申请人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一方面会撤销已核发的相关许可,另一方面会将其失信行为推送至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纳入信用记录实施联合惩戒。若后续该虚假材料用于伪造公章等违法活动,还可能根据情节轻重,被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拘留、罚款。

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情况:如果提供虚假备案材料的目的是伪造国家机关公章、公司企业印章,且用于诈骗、合同欺诈等犯罪行为,导致国家、集体或他人遭受重大财产损失,就会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等,相关责任人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724058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