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核心作用是统一工程计价规则、保障交易公平、规范全流程管理,为建设工程发承包及实施各阶段提供标准化依据。
1. 统一计价口径,减少争议
明确项目编码、名称、特征、计量单位及工程量计算规则,让发承包双方在同一标准下沟通。
避免因计价规则不统一导致的清单列项混乱、工程量计算偏差,从源头减少计价争议。
2. 规范招投标活动,保障公平竞争
强制要求国有资金投资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均需依据规范编制。
投标人在统一工程量基础上竞争价格和技术方案,避免恶性低价或高价围标,保障市场公平。
3. 明确合同计价依据,降低履约风险
规范合同价款约定、调整、支付、结算等条款,明确人工、材料、机械价格波动的风险分担规则。
为工程变更、签证、索赔提供计价依据,减少履约过程中双方的权责纠纷。
4. 提升计价效率,适配数字化发展
标准化的清单格式和计价流程,降低编制难度,提高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编制效率。
支持 BIM 等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动计价从传统手工模式向数字化、协同化转型,适配行业技术升级。
5. 强化造价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为政府造价管理部门提供监管依据,便于对工程计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遏制随意定价、违规结算等行为,维护建设工程市场的规范化、市场化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