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鸡舍温度稳定需综合环境调控、设备管理和应急措施,以下是关键方法:
一、基础环境控制
温度分层管理
雏鸡(0-4周龄)需32-35℃高温,每周降2-3℃至常温
;成年鸡维持18-24℃,产蛋鸡适13-27℃。
使用挡风板引导冷空气与热空气中和,减少直接冷应激。
湿度与通风平衡
湿度50%-65%时,低温小通风量;湿度>70%需增加通风量,但降温需缓慢。
高湿地区(如地下水丰富)以鸡群体感舒适为主,优先调节温度而非强行降湿。
二、设备与操作技巧
供暖与通风协同
锅炉补温时减少通风时间,配合地面洒水增湿;风机端加防风罩避免排风量骤降。
纵向通风结合雾化降温,夏季控制舍温≤30℃。
自动化系统应用
安装温度控制器,动态调整风机和进风口数量,保持±2℃波动。
夜间关闭迎风面小窗,负压过高时加大对面通风口。
三、季节性应对策略
冬季:封堵贼风入口,垫料保温,饲料增加能量浓度。
夏季:屋顶喷淋降温,调整饲喂时间至早晚,饮水中添加电解质。
大风天:减小通风量稳定湿度,湿度过高时逐步增加通风。
四、监测与应急
每日记录温度曲线,备好应急供暖/降温设备。
观察鸡群行为:扎堆需升温,张口喘气需降温。
通过设备优化、动态调节和季节性管理,可有效维持鸡舍温度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