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厂房拆除工程需要准备哪些防护设备?

范先生    2025-05-21 07:37:18    52次浏览

厂房拆除工程涉及高空作业、机械操作、粉尘污染等风险,需配备完善的防护设备以保障施工人员。以下是主要防护设备及配置要求:

一、个人防护装备(必配)

1. 头部防护

帽: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如 GB 2811)的帽,需定期检查帽壳、下颌带的完整性,禁止使用破损或超期帽。

防撞头盔(可选):针对高空落物风险较高的区域(如靠近拆除作业点),可升级为带面罩的防撞头盔,增强面部防护。

2. 呼吸防护

防尘口罩 / 防毒面具:

普通粉尘环境(如混凝土破碎、渣土清理)需佩戴KN95/N95 级防尘口罩(符合 GB 2626 标准)。

若涉及有毒有害气体(如废旧化学品挥发),需配备防毒面具 + 相应滤毒罐(如防有机蒸气滤罐),并提前进行空气质量检测。

电动送风呼吸器(高粉尘场景):适用于长时间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如机械操作员),通过过滤装置提供洁净空气,减少呼吸疲劳。

3. 眼部与面部防护

护目镜 / 防护面罩:

拆除过程中可能产生飞溅物(如碎玻璃、金属碎屑),需佩戴防冲击护目镜(符合 GB 14866 标准)。

进行焊接、切割作业时,需使用焊接面罩或防紫外线护目镜,防止弧光灼伤眼睛。

防尘面罩:可搭配护目镜使用,防止粉尘进入眼鼻,适用于风沙大或粉尘密集的环境。

4. 听力防护

耳塞 / 耳罩:机械拆除(如破碎机、挖掘机)噪音通常超过 85 分贝,需佩戴防噪音耳塞(如硅胶耳塞)或耳罩,降低噪声性耳聋风险。选择时需关注降噪值(NRR),确保达标。

5. 手部防护

防滑手套:搬运重物、操作工具时需佩戴耐磨防滑手套(如牛皮手套、防切割手套),防止手部划伤或磨损。

绝缘手套:涉及电气设备拆除时,需使用高压绝缘手套(需定期检测绝缘性能),避免触电事故。

防化手套:接触化学品、油污等有害物质时,需配备耐酸碱橡胶手套或防化手套,防止皮肤腐蚀。

6. 身体防护

工作服:

普通作业区穿长袖耐磨工作服,颜色醒目(如橙色),便于识别。

高空作业或特殊环境(如高温、易燃区域)需穿阻燃工作服或防静电工作服,降低火灾风险。

带 / 绳:

高空作业(坠落高度≥2 米)必须佩戴五点式带,并与牢固的锚点(如钢柱、绳)连接,严禁 “低挂高用”。

配备网或水平绳,作为坠落缓冲保护。

7. 足部防护

鞋 / 劳保靴:

标配防砸防刺鞋(钢包头 + 防刺中底,符合 GB 21148 标准),防止重物砸伤脚趾或尖锐物体刺穿鞋底。

潮湿环境需穿防滑防水靴,电气作业区需穿绝缘鞋。

二、现场防护设备(必配)

1. 临边与洞口防护

防护栏杆:在拆除后的楼层边缘、楼梯口、预留洞口等位置设置1.2 米高防护栏杆,底部加设踢脚板(高度≥180mm),并用密目网封闭。

盖板:覆盖地面洞口(如管道井、坑洞),使用钢板或木板,确保承载力≥200kg/㎡,并固定牢固。

2. 施工围挡与警示标识

封闭围挡:用彩钢板或钢管架搭建高度≥2 米的围挡,将施工区域与周边隔离,减少粉尘和噪音扩散。

警示标志:

围挡外设置 “施工危险,禁止入内”“注意” 等警示牌。

作业区域设置 “高空坠物”“当心触电”“禁止烟火” 等标识,夜间需安装警示灯(如爆闪灯、红灯)。

3. 消防与应急设备

灭火器:按每 50㎡配备 2 具ABC 干粉灭火器,重点放置在易燃物堆放点、机械设备旁。

消防水源:连接市政水管或设置临时消防水池,配备消防水带和水枪,应对突发火灾。

急救箱:每个作业班组配备急救箱,内装创可贴、纱布、碘伏、止痛药、担架等,定期补充药品。

应急照明:在通道、出入口设置防爆应急灯,确保停电或夜间紧急撤离时的照明。

4. 机械防护装置

设备防护罩:对挖掘机、破碎机等机械的旋转部件(如齿轮、皮带轮)加装防护罩,防止人员接触受伤。

限位装置:起重机、升降机需安装行程限位器和超载报警器,避免设备失控。

电气保护:所有用电设备需配备漏电保护器,电缆线路架空或穿管保护,防止漏电短路。

三、特殊场景专用防护设备

1. 爆破拆除场景

防爆服:爆破作业人员需穿防爆服,减少爆炸冲击和碎片伤害。

冲击波防护屏:在爆破区域周边设置钢板防护屏或沙袋墙,降低冲击波对周边建筑和人员的影响。

2. 粉尘与有毒环境

空气检测仪:配备粉尘浓度检测仪和有毒气体检测仪(如检测 CO、H₂S、VOCs),实时监测作业环境,超标时立即停工并通风。

通风设备:在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安装轴流风机或管道通风系统,加速空气流通,降低有害物浓度。

3. 高温或低温环境

防暑降温用品:夏季配备遮阳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冰镇饮用水。

防寒装备:冬季作业时提供保暖工作服、防滑冰爪、热水供应点。

四、防护设备管理要点

资质与认证:所有防护设备需具备合格证书(如帽的 LA 认证、鞋的检测报告),禁止使用三无产品。

定期检查维护:

帽、带每半年进行荷载测试,破损或超期(一般帽使用年限 2.5~3 年)需更换。

防尘口罩滤棉需根据粉尘浓度及时更换(通常 8 小时工作制下,KN95 滤棉建议每天更换)。

培训与交底:施工前对工人进行防护设备使用培训,确保正确佩戴(如带的挂钩方式、防毒面具的气密性检查)。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防护设备失效、火灾等场景的应急演练,提高人员自救能力。

总结

厂房拆除的防护设备需覆盖 “个体防护 + 现场防护 + 设备防护” 全链条,结合具体作业风险(如高空、粉尘、电气)配置,并通过严格管理确保设备有效运行。施工单位需建立防护设备台账,动态更新配置,同时强化人员意识,从 “物防” 和 “人防” 两方面筑牢防线。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7802306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