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场勘查与评估
结构调研:了解厂房的建筑结构(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等)、层数、面积、建造年代,评估拆除难度和性。
设备与管线排查:确认厂房内是否有特种设备、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质(如化学品、废旧电池等),以及水、电、燃气、消防等管线的分布情况,避免拆除时发生泄漏或爆炸。
周边环境勘察:调查厂房周边是否有居民区、道路、地下管线、高压线路等,评估拆除施工对周边的影响(如噪音、粉尘、震动),制定防护措施。
2. 手续办理
拆除资质:施工单位需具备相应的建筑拆除资质(如《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中的 “建筑物非爆破拆除工程” 资质),且施工人员需持证上岗(如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审批文件:
向当地住建部门申请《房屋拆除许可证》,提交厂房产权证明、拆除方案、措施等材料。
涉及环保要求的,需向生态环境部门申报建筑垃圾处理方案、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等。
若厂房涉及文物保护或历史建筑,需向文物管理部门报批。
备案与公示:部分地区要求将拆除工程发包给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并在相关部门备案,同时公示拆除项目信息。
3. 制定拆除方案
拆除方式选择:
人工拆除:适用于小规模、低楼层或需保留部分结构的厂房,性高但效率低。
机械拆除:使用挖掘机、破碎机、推土机等设备,适用于大中型厂房,需注意设备操作和粉尘控制。
爆破拆除:适用于高楼层、结构复杂且周边环境允许的厂房,需由专业爆破公司执行,需严格审批和防护。
施工顺序:遵循 “自上而下、分层拆除,先非承重结构后承重结构” 的原则,例如:拆除门窗、屋面瓦→拆除墙体→拆除楼板→拆除梁柱→清理基础。
与环保措施:
搭建围挡封闭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对拆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采用洒水降尘、安装围挡喷淋系统等措施。
对噪音进行管控,避免夜间施工(如需夜间作业需提前报批)。
制定应急预案,防范坍塌、火灾、触电等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