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确定功能、层数、尺寸、信号速率等参数。
原理图设计:使用 Altium、Cadence 等工具绘制电路原理图。
PCB 布局:放置元件,规划电源 / 地网络,优先布局关键元件(如芯片、连接器)。
布线:
高速信号(如 USB、HDMI)需控制阻抗(如 50Ω),避免串扰。
电源层采用覆铜处理,减少压降和发热。
DFM(可制造性设计):检查线宽 / 线距、过孔大小等是否符合工厂工艺能力。
仿真与验证:通过 SI/PI 仿真(信号完整性 / 电源完整性)预测电磁兼容(EMC)性能。
2. 制造关键工艺
基材预处理:清洁 FR-4 基板,粗化表面以增强铜箔附着力。
图形转移:通过光绘机将设计图形曝光到覆铜板,经显影、蚀刻形成导电线路。
层压:将多层基板与半固化片(PP 片)压合,形成整体结构。
钻孔与电镀:钻出导通孔,通过化学镀铜使孔壁导电,再电镀加厚铜层。
表面处理:
热风整平(HASL):传统工艺,成本低但平整度差。
化学镀镍金(ENIG):平整度高,适用于细间距元件(如 BGA)。
阻焊与丝印:涂覆绝缘阻焊油墨,印刷元件位号和标识。
测试:
飞针测试:针对原型板,逐点检测开路 / 短路。
ict 测试(在线测试):批量生产中快速检测元件焊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