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子在广东各地都很盛行,尤以珠江三角洲为。至今狮头制作的两大流派中,以佛山狮为。
关于舞狮的起源,佛山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明代初年,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独角怪兽,整天“嗹嗹”怪叫,故称为“嗹兽”。这头嗹兽非常凶猛,眼大口阔,每年春节前后就出来伤害人畜,糟蹋农田。人们不堪其苦,但又畏其是神兽,不敢射杀。后来有人想出了一条妙计:用竹篾扎成许多独角兽头,仿照嗹兽的模样,涂上斑斓的色彩,埋伏在田野里,约定当嗹兽出现时,鸣金为号,一起冲出,驱赶怪兽。同时,他们还把一只怪兽头供在庙里,烧香礼拜。夜里,嗹兽来了,直奔庙里,看守的小和尚吓得魂不附体,就用假兽头罩住自己,躲在里边,身体还不断发抖。嗹兽看到一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东西,便凑上前来。
小和尚抖得更厉害,把桌上的一面铜锣碰落地下,“咣啷”一声响,嗹兽吓得回头就跑。小和尚一边大声叫喊:“嗹兽来了!嗹兽来了!”一边敲响铜锣。顿时金鼓齐鸣,埋伏在田间的假兽一齐冲出,吓得嗹兽逃之夭夭。从那以后,怪兽就再没有出现了。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逢春节人们便舞狮庆贺,预报吉祥。后来凡有喜庆,也都舞狮,庆贺一番,直至今天。
如今,珠江三角洲一带城乡,每逢喜庆典礼,都要舞狮。春节期间,瑞狮临门,讨喜采青,各乡镇狮子队还互相拜访,共叙友情,不时还举办舞狮比赛。大厦落成,大桥通车,商店开业剪彩,都可听到那振奋人心的狮子鼓声,看到那五彩斑斓的醒狮的雄姿。狮子舞后,还有精彩的武术表演。这项活动,融舞蹈、武术、体育、音乐于一体,热烈奔放,深受群众欢迎。
广东狮子的艺术造型与北方狮不同。北方狮四脚着地,活像真狮;南方狮只有狮头,舞者两脚着地,狮身以一块红布做成,盖着狮尾的另一名演员。
北方狮讲究形似,南方狮讲究神似,它运用夸张的手法,扎制一个阔口大眼,神气十足的狮头,形象多姿多彩。有黑色的张飞面,红色的关公面,还有老虎面,二花面等。单就设色而言,南狮又有七彩狮和黑白狮两种。七彩狮是“狮乸”,色彩艳丽,白眉白须;黑白狮是“狮王”,青鼻铁角牙刷须,挂满绒球,贴满铜镜,光彩照人。按照行规,在耍舞过程中,黑白、七彩两狮相遇,七彩狮要主动让路,并向狮王致礼。
广东狮子舞的表演,分为单狮、群狮和迎宾狮三类。单狮表演有一套程式。群狮主要表演技巧,配合默契,传统群狮为五头,分青、黄、赤、白、黑五色,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迎宾狮实际也是群狮,不过规模更大,动作、锣鼓方面也有些特别的要求,以 50 头狮为一方阵,这是 50 年代末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创制的。
单狮表演的套路大致是:表演开始,“睡佛”(俗称“大头佛”)从庙里出来,揉着惺忪的睡眼,伸个懒腰,然后上山采灵芝,引出一头狮子。顿时,锣鼓喧天,激越振奋。狮子随着鼓点起舞,时而左右盼顾,时而引颈独立,俯仰跳跃,表演“狮子出洞”、“窥测方向”、“高台饮水”、“欢天喜地”、“过天桥”、“跨三山”等动作,摇头摆尾,喜怒哀乐,很富感情色彩。这样一番表演之后,睡佛不断以手中的“青”(代表灵芝草)逗引狮子,狮子抢夺到手后吃下,不久便醉倒在地,称为“醉青”。
这时,睡佛得意地在狮子身上为所欲为,做些滑稽的小动作逗引观众发笑。顿时狮子醒来,更加威猛,昂首跳跃,踩着五彩云路走下凡尘,俗称“落峒”。后由拳师“打狮”、“收狮”。接着是武术表演,刀、叉、棍、棒,样样齐备,但表演多少,则看红包是否丰厚而定。红包藏在青枝绿叶的树叶或生菜之中,高悬于门楼之上,称为“高青”。放在乱石堆成的障碍之中,称为“蟹青”。
置于绿水环绕之中,叫做“水青”。红包越是丰厚,采摘也越是艰难。特别是“高青”,有时要搭三四层人梯才能采到。“蟹青”也不容易采摘,舞狮者要越过乱石障碍,到蟹背上去采青。这本身就要有很高的技艺,采青技艺的高低,往往亦反映出一个狮子队的水平。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大发展,喜庆甚多,今天某工程剪彩,明天某商场开业,经常可以看到舞狮表演。不少乡镇还把它和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成立狮子会,或称醒狮协会,有的还建立了女子舞狮队、醒狮少年班等,教习武艺,培养后生,使醒狮技艺欣欣向荣,成为具有南国特色的民间游艺。
还应提一笔的是中山健武狮,这是近年发掘整理出来的一种民间狮艺。
它既有南国醒狮扎制夸张的狮头,又有北方狮舞四脚着地的特点;既讲究神似,又讲究形似;既有广场狮舞的雄浑奔放的风格,又有舞台演出细腻精湛的技巧。它俯仰跳跃的舞姿,酷似南国醒狮,而它爬梯钻档的神态,又使人想起北方狮子滚球的情景。这是一种南北结合的狮舞,这与中原移民文化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密切相关。健武狮在广东民间艺术欢乐节亮相之后,已引起有关专家的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