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保护焊适用场景
重工业领域:如钢结构、压力容器、船舶制造的中厚板焊接。
常规制造业:汽车底盘、工程机械的框架焊接,对精度要求不的场景。
现场施工:设备相对便携,可用于户外或大型构件的现场拼接。
激光焊:汽车制造的 “精密利器”
激光焊凭借高精度、低热变形的优势,主要用于轻量化、高精度及外观要求高的部件,是汽车轻量化和品质提升的关键工艺:
车身覆盖件:车顶与侧围的 “无框” 焊接(如激光钎焊),焊缝平整美观,替代传统点焊的 “鱼鳞纹”,提升车身密封性和颜值。
轻量化材料连接:铝合金车门、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的焊接,避免传统焊接的热变形和材料性能损伤。
精密部件:汽车座椅骨架的薄壁管件焊接、锂电池极耳与电极的连接、变速箱内部齿轮的精密拼接,以及气囊气体发生器的密封焊接,确保部件尺寸精度和可靠性。
关键机制:“匙孔效应” 的熔合
激光焊能形成独特的 “匙孔效应”,这是它速度快的另一大关键。
高能量激光束照射金属表面时,金属瞬间汽化,形成一个微小的 “孔”(匙孔)。
激光束可以直接穿过这个孔,深入工件内部,同时熔化孔壁的金属。
随着焊枪移动,熔化的金属在后方快速凝固,形成焊缝。整个过程相当于 “激光直接在金属上‘钻’着走”,无需像气体保护焊那样靠电弧逐步铺展熔池。
气体保护焊没有 “匙孔”,只能靠电弧在金属表面形成一个宽而浅的熔池,必须慢速移动才能让熔池充分融合,否则容易出现未焊透或焊缝不连续的问题。
熔池形态影响焊缝致密性激光焊会形成 “匙孔效应”(金属汽化形成小孔),熔池内的气体易排出,焊缝致密性高,不易出现气孔;气体保护焊的熔池是 “开放式” 的,若保护气体覆盖不充分(如风吹、气体不纯),空气中的氧气、氮气易混入熔池,产生气孔或氧化夹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