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阶段:将分拣后的纯金属废料加工成可重新冶炼的原料:
压块 / 打包:将松散的金属(如易拉罐、废铁丝)压缩成块,减少运输成本;
切割 / 破碎:将大件金属(如废机床、汽车车架)切割成小块,或破碎成金属颗粒,便于后续冶炼;
熔炼提纯:将加工后的原料送入熔炉(如钢铁用转炉、铜用反射炉)熔炼,去除杂质,得到纯度较高的金属锭(如钢锭、铜锭)。
再利用阶段:金属锭作为原材料重新投入工业生产,制造新的金属制品(如钢材用于建筑、铜锭用于电线生产),实现资源循环。
压块 / 打包
针对松散、体积大但密度小的废旧金属,如易拉罐、废铁丝、废铝箔等,通过 “液压打包机” 压缩成块状(如 “铝块”“铁块”),体积可缩小至原来的 1/5~1/10,减少运输成本,同时避免熔炼时 “浮料” 过多(松散金属易浮在熔炉表面,影响熔炼效率)。
切割 / 破碎
切割 / 破碎
针对大件、坚硬的废旧金属,如报废机床床身、汽车车架、废钢轨等,通过 “火焰切割”(切割厚钢板)、“等离子切割”(切割有色金属)将其切成 50~100cm 的小块;
针对需要精细化熔炼的金属(如废铜、废铝),通过 “金属破碎机” 将其破碎成均匀的颗粒(如 5~10mm 的铜粒、铝粒),增大与熔炉的接触面积,缩短熔炼时间。
烘干 / 除锈
针对潮湿或生锈的金属(如露天存放的废钢铁),通过 “烘干炉” 去除水分(避免熔炼时产生蒸汽影响炉温),通过 “喷砂除锈”(用高压石英砂冲击金属表面)去除铁锈(铁锈含氧化亚铁,会降低钢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