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回收价值,废旧金属通常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具体细分如下:
类别 核心成分 常见来源举例 回收价值特点
黑色金属 铁、锰、铬及其合金 废旧钢铁(钢筋、钢板、废机床)、铸铁件、废钢轨 产量大、回收体系成熟,是工业基础原料
有色金属 除黑色金属外的所有金属 1. 贵重金属:黄金、白银、铂金(首饰、电路板触点)
2. 常见有色:铜(电线、水管)、铝(易拉罐、门窗型材)、锌(镀锌件、电池壳)、铅(电瓶、电缆护套) 单价高、部分资源稀缺(如铜、贵金属),回收技术要求更高
生活消费废弃物:居民淘汰的家用电器(冰箱、空调的铜铝管路、电机中的钢铁)、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的电路板含铜、金、银)、日用品(易拉罐、金属厨具、废旧自行车)等,成分复杂,需分拣后回收。
机械分拣(核心技术环节)
磁选分离黑色金属:利用 “黑色金属(铁、钢)能被磁铁吸附” 的特性,通过磁选机(如滚筒式磁选机)将混合金属中的废铁、废钢分离出来(如从 “铁 + 铝混合废料” 中吸附出铁,剩余为铝);
比重 / 涡流分选有色金属:
比重分选:针对密度差异大的金属(如铜密度 8.9g/cm³,铝密度 2.7g/cm³),通过 “比重分选机”(利用不同密度物体在气流 / 水流中沉降速度不同)分离;
涡流分选:针对导电率不同的有色金属(如铜导电率远高于铝),通过高频磁场产生的 “涡流力” 将金属弹开,实现铜、铝、锌等的分离(常用于电路板破碎后的金属分选);
筛分除杂: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分离金属颗粒与细小杂质(如泥土、塑料碎屑),例如将破碎后的 “金属碎粒 + 塑料碎末” 通过筛网,让杂质漏下,保留金属颗粒。
针对性选择熔炉
黑色金属(铁、钢):使用 “转炉”“电弧炉”,以焦炭或电能为热源,炉温达 1500~1600℃,将废铁熔化后,加入 “脱氧剂”(如硅铁、锰铁)去除杂质(如氧气、硫),得到 “钢锭” 或 “生铁锭”;
有色金属(铜、铝):
铜:使用 “反射炉” 或 “中频感应炉”,炉温约 1100℃(铜熔点 1083℃),熔化后加入 “造渣剂”(如石英砂),将杂质(如铁、锌)转化为炉渣分离,得到 “粗铜锭”,后续可通过 “电解精炼” 进一步提纯至 99.95% 的 “电解铜”;
铝:使用 “反射炉” 或 “竖式熔炼炉”,炉温约 700℃(铝熔点 660℃),因铝易氧化,需加入 “覆盖剂”(如冰晶石)防止氧化,熔炼后得到 “再生铝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