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工业回收体系,回收技术各有优缺点,湿法回收仍旧是相对成熟、值得推广的技术,要继续深入研究回收机理,加快动力锂电池产业链的升级与革新,并及时更新相关回收工艺和装备。在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不断完善下,应构建综合利用体系,健全市场回收体系,将梯级利用与拆解回收有效融合发展,促进废旧锂电池企业与其他能源企业共生共赢、协调发展。
生物吸附是指用生物质对金属离子进行被动吸附或者配合的技术 。也就是指利用具体特性的生物质 (活的 、死的或者衍生物)的配体和金属离子之间发生离子交换 、配合、协同和鳌合等作用。
生物吸附剂多数来源于 、、藻类和自然物的废弃物。生物吸附过程受许多因素影响 , 如生物吸附剂类型、被吸附的金属离子类型、pH值 、温度、竞争离子及固液比等, 其中影响的是 pH值、反应温度和竞争离子的数量和类型。
1、溶液 pH值 :吸附溶液 pH值被认为是影响吸附过程中重要的因素 。 pH值会影响吸附剂结合位点的暴露程度。大量实验研究得出 pH值对锂电池的影响与重金属不同, 大部分重金属的吸附 pH值比较高 (3.0 ~ 7.0), 如铅和铜吸附 pH均为 5.0,镉、锌和镍 pH均为 5.5。而锂电池吸附 pH一般较低 (1.0 ~ 3.0),如铂 pH为 1.6, 钯pH为 1.8。
2、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通常影响溶液中锂电池离子的稳定性, 离子与吸附剂配合和细胞壁化学成分离子化的稳定性。
3、 竞争离子 :生物吸附方法回收锂电池应用于工业上复杂的一个问题就是其它竞争离子的存在。其他竞争离子可能会与主要金属离子竞争吸附位点, 或者降低吸附剂的特性。
回收的意义: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动力电池装机量迅速攀升,首批投入市场的动力电池即将迎来 “退役潮”,电池回收市场蕴藏着巨大机遇。锂电池回收一方面可以弥补关键原材料的潜在供应缺口,另一方面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工艺选择决定加工成本差异
湿法回收:需使用化学试剂溶解金属,加工成本较高。例如,磷酸铁锂电池湿法回收单吨加工费约 1.13 万元,三元电池达 1.44 万元。
干法回收:高温处理工艺简单,但能耗高且污染大。磷酸铁锂电池干法加工费约 0.59 万元 / 吨,三元电池为 0.6 万元 / 吨。
生物法:虽环保但技术不成熟,成本远超工业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