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资源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电子工业废弃物中锂电池及其它有价值的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已经初步成形并正在全国推广。二次资源的无害化处置的目的是为了在处置利用二次资源过程中,既能够充分利用好二次资源中的有价值资源,又能够在此过程中不增加环境负担,不产生二次污染。然而,与人们在利用一次资源时一样,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相当惊人,甚至比二次资源不回收利用造成的环境危害还要大。
主要类型及特点
类型 核心特点 典型应用
三元锂电池 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好 电动汽车、智能手机
磷酸铁锂电池 性高、循环寿命长、成本较低 储能电站、电动客车
钴酸锂电池 体积小、电压高,性较弱 笔记本电脑、小型数码
锰酸锂电池 成本低、倍率性能好,循环寿命较短 电动工具、动力电池辅助
应用场景(补充扩展)
消费电子:智能手表、蓝牙耳机、便携式充电宝等。
新能源交通:电动叉车、低速代步车、混合动力汽车。
储能领域:家庭储能系统、基站备用电源、光伏储能配套。
特种设备:医疗急救设备、军用通信设备、航空航天仪器。
回收方法:
湿法回收:利用化学试剂对电极材料中的金属进行选择性地溶解,再分离浸出液体中的金属元素。该技术具有回收率高、产品纯度较高、能耗较低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范围广的回收技术。
火法回收:通过高温手段将废旧电池中的杂质去除,终提取出含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细粉状材料。该技术操作工艺简单,效率比较高,适应于处理大量或者结构较为复杂的电池。
生物回收:利用微生物等的代谢过程将废旧电池中的金属元素选择性浸出,实现提取高值金属元素的目的。该技术对环境友好,但是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技术尚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