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个区域,防水维修需遵循以下核心流程:
确定漏点
结合检测方法定位漏点,避免盲目修补(如卫生间漏水需区分是防水层、管道还是墙体问题)。
清理基层
铲除漏水区域的破损材料(如脱落的涂料、瓷砖、老化卷材),清理灰尘、油污、积水,确保基层干燥、平整(含水率≤9%,可通过测湿仪检测)。
修补基层缺陷
裂缝处用防水砂浆或密封胶填充(宽度≥0.3mm 的裂缝需先切割 V 型槽);
管道根部、阴阳角等易漏水部位做圆弧过渡处理,增强防水附着力。
选择适配材料施工
根据区域特性选择防水材料(如屋顶用卷材,卫生间用涂料),严格按材料说明涂刷或铺贴,确保厚度达标(涂料一般需 2-3 遍,总厚度≥1.5mm)。
细节加强处理
管道根部、地漏、阴阳角等部位需做附加层(如加铺卷材或多刷 1-2 遍涂料);
接缝处用密封胶加固,确保无空鼓、气泡。
验收测试
卫生间、阳台等区域重新做闭水试验,24 小时无渗漏即为合格;
屋顶维修后需观察雨天是否仍有漏水,或人工洒水测试。
卫生间防水维修
防水层漏水:需拆除瓷砖,铲除原防水层,重新涂刷防水涂料(推荐 JS 复合防水涂料或聚氨酯),重点加强墙面与地面交接处、管道根部,防水层上翻墙面高度≥30cm(淋浴区≥1.8m)。
管道漏水:更换老化管道或接口密封件,管道根部用防水砂浆填充后涂刷防水涂料。
瓷砖缝隙渗水:清理缝隙后,用防水填缝剂或美缝剂重新填缝,表面再刷一层透明防水胶。
地下室防水维修
结构裂缝漏水:采用高压注浆技术(注入聚氨酯灌浆料)封堵裂缝,表面再做防水砂浆保护层;
大面积渗水:在迎水面(土壤侧)铺设防水卷材或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背水面(室内)可涂刷防水腻子或粘贴防水板。
预防措施
施工阶段把控:新房装修时,卫生间、阳台等区域必须做防水,防水层施工后严格闭水试验;屋顶、外墙施工需选择合格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定期检查维护:每年雨季前检查屋顶排水、外墙密封胶、卫生间管道接口,及时修补老化部位;定期清理屋顶天沟、地漏,避免积水。
避免人为破坏:装修时避免在防水层上打孔、开槽,如需改动管道,需做好二次防水处理;屋顶禁止堆放重物或随意穿刺防水层。
优化排水系统:屋顶、阳台设置合理坡度(≥2%),确保排水通畅;地下室做好集水井、排水泵等应急排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