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运行阶段:
培训: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培训,同时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考核。
体系试运行:按照体系文件要求开展日常检测校准工作,填写相关记录表单。并进行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如定期使用标准物质、留样再测等。
能力验证: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或实验室间比对活动,验证检测校准能力。
申请阶段:
确定申请范围:明确实验室申请认证的检测校准领域、项目参数等。
提交申请材料:向认可机构(如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提交申请书、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典型检测校准报告、能力验证结果(若有)、法人证明等材料。
缴纳申请费用:根据认可机构要求,缴纳相应的申请费用。
设备设施:
设施所有权:实验室的设施应为自有,拥有全部使用权和支配权。
设备校准:实验室应配备检测和校准所需的所有设备,且设备需定期开展校准 / 检定活动,溯源至国家或国际标准,校准证书需包含测量不确定度。
设备与环境管理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设备台账,定期校准 / 检定(溯源至国家基准),如天平需每年送计量机构检定,并贴附状态标识(合格、准用、停用)。
环境监控:对温湿度、洁净度等关键环境参数实时监测,如微生物实验室需每日记录洁净区压差,超标时立即停止实验并排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