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资质:
技术负责人:应具有 5 年以上的校准技术工作经历,取得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或本专业副高级(含)以上技术职称。同时需具备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以及 3 年以上本专业领域的检测和校准经历。不满足学历或专业要求时,应有 10 年以上相关检测或校准经历,并持证上岗。
授权签字人:需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熟悉有关检验标准、测试方法及规程等,对检测结果能作出正确评价等。同等能力的具体要求根据学历不同有所差异,如博士研究生毕业需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 1 年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需 3 年以上等。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若不满足,需有 10 年以上相关检测或校准经历并持证上岗。
监督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有 3 年以上本专业领域的检测或校准经历。
质量负责人:应具有质量管理知识,熟悉实验室管理体系,经过管理层授权,熟悉实验室技术知识,经过质量管理及评审准则培训,持有评审员资格。
对标标准条款
以 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为核心,拆解 15 个管理要素(如组织、文件控制、记录管理等)和 10 个技术要素(如人员、设备、方法验证等),明确每个条款的具体要求。
示例:针对 “4.5.14 服务供应商的选择”,需制定供应商评估流程,包括资质审核、服务质量评价记录等。
分层建立体系文件
质量手册:明确质量方针、目标及体系框架,覆盖所有认证范围和标准条款,如声明 “本实验室承诺对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保密性负责”。
程序文件:细化操作流程,如《文件控制程序》需规定文件审批、发放、修订的步骤;《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需明确不符合项的识别、处理及跟踪机制。
作业指导书(SOP):针对具体操作,如《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需包含开机校准、参数设置、数据处理等细节。
记录表单:设计标准化记录模板,如检测原始记录需包含样品信息、仪器参数、人员签字等必填项,确保可追溯性。
人员能力管理
资质与培训:技术人员需满足学历、工作经验要求(如检测人员需大专以上学历或 10 年经验),并定期参加内部或外部培训(如标准更新培训、仪器操作考核),保留培训记录和考核结果。
职责清晰化:通过岗位说明书明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等角色的职责,如授权签字人需独立承担报告审核职责,不得与检测人员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