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要求(10 项)
人员资质:实验室人员需具备相应的教育背景、培训经历和操作能力。
设施与环境:实验场所、设备、温湿度等条件需满足检测 / 校准要求。
设备与标准物质:设备需定期校准、维护,标准物质需可追溯至国际 / 国家标准。
方法选择与验证:使用合适的检测 / 校准方法,并验证其适用性。
测量溯源性:确保测量结果可追溯至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
结果报告:报告需准确、清晰,包含必要的信息(如方法、环境条件、不确定度等)。
体系运行阶段:
培训: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培训,同时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考核。
体系试运行:按照体系文件要求开展日常检测校准工作,填写相关记录表单。并进行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如定期使用标准物质、留样再测等。
能力验证: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或实验室间比对活动,验证检测校准能力。
对标标准条款
以 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为核心,拆解 15 个管理要素(如组织、文件控制、记录管理等)和 10 个技术要素(如人员、设备、方法验证等),明确每个条款的具体要求。
示例:针对 “4.5.14 服务供应商的选择”,需制定供应商评估流程,包括资质审核、服务质量评价记录等。
设备与环境管理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设备台账,定期校准 / 检定(溯源至国家基准),如天平需每年送计量机构检定,并贴附状态标识(合格、准用、停用)。
环境监控:对温湿度、洁净度等关键环境参数实时监测,如微生物实验室需每日记录洁净区压差,超标时立即停止实验并排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