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中国计量认证” ,英文“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的缩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因此,所有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其它各类实验室必须取得中国计量认证,即CMA认证。只有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才能够从事检测检验工作,并允许其在检验报告上使用CMA标记。有CMA标记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及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找检测机构一定要找具有CMA资质的机构,否则,检测结果没有法律效力。
什么是CMA认证? 实验室CMA认证是指实验室符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要求,通过CNAS的认可评定,获得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实验室能力认可证书。该证书是实验室在国际上公认的能力证明,能够证明实验室的测试、校准、检验等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符合国际标准。通过实验室CMA认证,实验室能够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作业指导文件是为某项活动的具体操作提供帮助和指导信息的文件,它描述了在具体的检验场所和工作岗位下完成某项工作的具体做法。它比程序文件规定的内容更具体、更详细。它包括: (1)管理性的作业指导文件——作业指导书,包括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管理细则、具体的操作规范等。 (2)技术性的作业指导文件——表格和记录。表格和记录是特殊类型的文件。空白表格为一般文件,填写后即为完成质量活动的证据。 编写过程中,作业指导文件的结构和格式没有统一要求,作业指导文件不需要涵盖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只有在一些环节复杂、技术难度大、易出问题的工作,才需要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文件。一般将已有的、现行有效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实施方案、操作规程等对照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进行修订和完善后,作为作业指导书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范围。 表格记录的编写都是与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相结合的。什么活动或结果应当记录、何时记录、怎样记录、由谁记录、记录在什么地方、记录后如何使用等,都应该在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中规定。 作业指导文件中所规定的职责和权限要与程序文件中规定的一致,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作业指导文件都应该做到能够支撑程序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系统地阐述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要求和规定的文件。 一般来说,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主要是指以下3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质量手册是一个检测机构的纲领性文件,它阐明了机构质量方针,描述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必须严格遵从2016年6月发布的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评审准则》要求,对每一个条款如何遵循做出描述,对其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应达到什么水平、要做什么、应有什么,做出明确的规范及描述,是检验检测机构全体人员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保证体系活动有效开展的依据。 在编写过程中,应先准确理解新版《准则》《释义》的要求,结合检测机构的实际情况,逐条对照《准则》27个条款,对检测机构的组织、人员、工作场所和环境、设施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机构的特点,适合自身质量方针以及工作特点逐条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