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中国计量认证” ,英文“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的缩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因此,所有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其它各类实验室必须取得中国计量认证,即CMA认证。只有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才能够从事检测检验工作,并允许其在检验报告上使用CMA标记。有CMA标记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及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找检测机构一定要找具有CMA资质的机构,否则,检测结果没有法律效力。
CMA和CNAS的区别 实验室CMA和实验室CNAS都是质量认证机构,但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别。首先,CMA是“中国计量认证”,主要从事计量认证和检测领域的认证工作;而CNAS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主要从事实验室认证和检测领域的认证工作。其次,CMA的认证范围更加广泛,包括计量器具、测试设备、工业品、食品等多个领域;而CNAS主要关注实验室的认证和检测领域。后,CMA的认证标准是国家推行的计量认证标准,而CNAS则是国际认可的实验室认证标准。因此,如果您需要实验室的认证和检测服务,建议选择CNAS认证的实验室。如果您需要计量器具、测试设备等的认证服务,建议选择CMA认证的机构。
CMA计量认证作为检测机构计量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的考核,是众多准备进入检验检测行业大门的检测机构必须迈过的门槛,只有通过CMA计量认证,检测机构才能获得进入市场的准入证。 企业了解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过程,明确如何根据评审准则的要求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资质认定过程中需要做哪些工作,做到什么程度,要准备哪些文件资料,从提交资质认定申请到整改不合格项顺利拿到证书每一个环节该如何做?掌握这一系列知识对一些准备进入检验检测行业的企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计量认证又称CMA资质认定,一般是第三方检测机构所必备的检测资质。1、申请阶段:实验室向国家认监委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 2、现场评审:主管部门组成评审组对申请认证的机构进行评审; 3、整改阶段:根据评审组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提交相应整改材料; 4、上报、审核、发证阶段:对考核合格的实验室由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计量认证合格证,并同意其使用统一的计量认证标志。不合格的发给考核评审结果通知书; 5、复评审:实验室每三年要进行复评审,各实验室应提前半年向原发证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须上报的材料项目与次申请认证时相同; 6、扩项评审:在任何时期,如果实验室检测能力发生变化,想要增加检测项目,需要向主管部门提出扩项申请,其程序与初评审、扩项评审基本相同; 7、监督评审: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已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实验室,在三年有效期内会安排监督抽查,以促进实验室建设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