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 认证的定义
CMA 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设立的法定资质,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或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进行评价和认可。
核心作用:获得 CMA 认证的机构,其出具的检测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鉴定、司法仲裁等,具有法律效力。
准备阶段:确定认证标准,了解所需认证标准的应用范围和要求,以确认是否符合认证条件。同时,检查实验室设备是否符合认证要求,确保拥有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并收集准备相关文件,如实验室测试结果、设备维护记录等。
体系文件材料
体现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规范性,需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标准要求。
质量手册:实验室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包含质量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职责权限、管理要求等核心内容,需覆盖检测全流程的质量控制。
程序文件:针对关键环节(如合同评审、样品管理、仪器校准、报告出具、内部审核等)制定的标准化流程文件,明确操作步骤和责任部门。
作业指导书:针对具体检测项目的操作规范,包括检测方法、仪器操作流程、数据处理方式等,需具有可操作性,且引用的检测方法需为现行有效版本(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记录表格模板:如样品接收记录、仪器使用记录、校准证书、检测原始记录、报告审批记录等,需满足溯源性和可追溯性要求。
其他辅助材料
内审与管理评审材料:包括内部审核计划、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整改记录,以及管理评审计划、评审报告等,证明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公正性声明:实验室需出具声明,承诺检测活动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干扰,保证数据公正、客观。
申请表格及附件:按资质认定部门要求填写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并附相关说明材料(如变更情况说明、分包项目说明等,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