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性审查
遵守通信行业法规,如国内需确保线路接入符合工信部要求,外呼业务需规避 “骚扰电话” 风险(如使用合规中继线、设置呼叫时段限制)。
客户数据处理需符合隐私保护法规(如 GDPR、国内《个人信息保护法》),确保录音存储、数据传输加密。
硬件选型适配
服务器:根据坐席数选择性能(小型 10-50 坐席可考虑云服务器,中大型 50 坐席以上建议本地部署高性能服务器,需满足并发呼叫、数据存储需求)。
终端设备:坐席电话(IP 话机 / 软电话)、耳机(降噪功能优先)、电脑配置需匹配呼叫系统客户端要求。
线路设备:中继网关、语音卡等需与运营商线路(固话 / VoIP/4G/5G)兼容,避免信号不稳定。
后期维护与迭代
维保协议
明确供应商的售后支持范围(如 7×24 小时技术响应、定期系统巡检),以及故障处理时效(如硬件故障 4 小时内上门)。
确认系统升级权限(如是否支持免费小版本更新,大版本升级费用)。
持续优化
上线后定期分析系统数据(如呼损率、平均通话时长),结合业务变化调整 IVR 流程、坐席技能组配置,提升运营效率。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的把控,可确保呼叫中心从安装阶段就具备稳定性、合规性和可扩展性,为后续运营奠定基础。
数据存储与备份
分级存储:敏感数据(如客户身份证号)与非敏感数据(如通话时长)分开存储,敏感数据采用更高等级加密(如加密算法升级、定期更换密钥)。
备份策略:实行 “321 备份原则”(3 份数据副本、2 种存储介质、1 份异地备份),备份数据需加密且定期演练恢复流程(如每月测试一次数据还原),防止硬件故障或灾难导致数据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