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晨浩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市政道路用透水砖的优势

价格:65 2025-07-03 04:30:01 0次浏览

在市政道路系统中(尤其人行道、广场、自行车道、停车场、小区道路、公园道路及部分轻交通车行道),使用透水砖相比传统不透水铺装(如沥青、混凝土、普通密实砖)具有一系列显著且符合现代城市发展需求的综合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缓解城市内涝与洪涝风险(核心生态效益):

源头减排: 透水砖本身及其铺装结构层具有高透水性,能将雨水快速下渗至基层和土壤,显著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峰值流量

减轻管网压力: 大量雨水就地消纳,极大地缓解了城市排水管网和河道在暴雨期间的瞬时压力,有效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符合海绵城市理念: 是实现“渗、滞、蓄、净、用、排”海绵城市核心理念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补充地下水,维护水生态平衡:

雨水透过透水结构自然回渗地下,补充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

有助于维持自然水循环,改善区域水文环境,缓解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等问题。

减少路面湿滑积水,提升安全性与通行舒适度:

避免积水与水洼: 雨水迅速下渗,路面不易形成积水和水坑,保证了行人、自行车通行的安全 性(防滑倒)和便利 性。

减少水雾飞溅: 车辆驶过时,大大减少了水花飞溅现象,提升行人和驾驶员的舒适度及视野清晰度。

抗冻融性相对较好: 结构内部水分少,在寒冷地区可减少因冻胀导致的路面鼓包、开裂问题(需配合合理的基层设计)。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微气候:

蒸发吸热: 下渗的雨水部分储存在结构层中,在阳光照射下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

降低表面温度: 透水砖路面在夏季的表面温度 可比不透水路面(如沥青)显著降低 (可相差 5-15°C 甚至更多),有效改善行人区域的炎热感,降低空调能耗。

调节空气湿度: 蒸发作用还能略微增加局部空气湿度。

降低交通噪音污染:

多孔吸声: 透水砖及其结构层的孔隙能有效吸收车辆行驶时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空腔噪音和泵吸效应噪音。

消除水噪音: 避免了轮胎碾压积水路面产生的溅水噪音。

尤其在下雨时,降噪效果更为明显,营造更安静的城市环境。

净化初期雨水,改善水质:

透水铺装结构(尤其是砂基透水砖和合理的级配碎石垫层)具有物理过滤和一定的生物化学作用,能有效截留、过滤 雨水中的部分悬浮颗粒物、油污、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减少面源污染: 降低了受污染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或管网的概率,对保护河流湖泊的水质有积极作用。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与景观效果:

促进植物生长: 为沿路绿化带的土壤提供了更多的水分补给。

丰富铺装选择: 透水砖材质多样(陶瓷、混凝土、砂基等)、色彩丰富、规格灵活,可以拼装出多样化的美观图案,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营造生态感: 透水路面的广泛应用是现代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资源节约与环保(潜在优势):

材料来源: 许多透水砖可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矿渣)等制成,符合循环经济和固废利用理念。

替代自然资源: 减少对天然砂石资源的消耗。

节能: 缓解热岛效应可间接降低城市降温能耗。

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与规范要求:

政策支持: 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推广“海绵城市”建设,透水铺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常有政策鼓励或强制要求。

规范要求: 相关设计规范(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等)对透水铺装的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重要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透水砖主要适用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广场、停车场、小区道路、公园园路、景观道路等轻荷载区域 。对于主干道、重载交通车行道 ,透水砖通常不适合,需采用专为车行道设计的透水沥青或透水混凝土。

设计与施工: 透水效果和耐久性高度依赖于科学的设计 (包括土基渗透性、结构层厚度与材料选择、排水路径设计等)和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 (如基层压实度、接缝处理、成品保护)。

维护管理: 需要定期维护 (如吸尘、高压冲洗)以防止表面孔隙被泥沙、杂物堵塞,维持透水性能。北方寒冷地区需考虑冻融影响,选择抗冻性能优良的透水砖。

总结:

在市政道路(主要是非机动车和人行区域)应用透水砖,其核心优势在于的雨水管理能力 (防洪涝、补地下水)和显著的环境改善效益 (降热岛、减噪音、净水质),同时兼顾了安全性、舒适性和景观性。这些优势完美契合了当前建设“海绵城市”、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需求,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之一

店铺已到期,升级请联系 13554082210
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34624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