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订购前必备的 6 大核心参数1. 平台规格(长 × 宽 × 厚)
·常规范围:200×200mm ~ 2000×4000mm,厚度根据承重设计(如 1000×1000mm 平台厚度≥80mm);
·超大型平台(>3000×5000mm)需分块拼接,需提供拼接方式与接缝精度要求。
2. T 型槽开口尺寸
·按螺栓规格匹配槽宽:
螺栓规格
M8
M10
M12
M16
M20
槽宽 (mm)
T10
T12
T14
T18
T22
·
·槽深一般为槽宽的 1.5 倍(如 T12 槽深 18mm),特殊工况可加深至 2 倍。
3. 开槽数量与布局
·数量根据平台尺寸确定:1000×1000mm 平台建议开 4 条槽,间距 250mm;
·布局分单向开槽(适用于单边固定)或双向开槽(适用于多方向固定)。
4. 槽间距与开槽方向
·标准间距:50mm、100mm、150mm、200mm,误差 ±0.5mm;
·方向需注明 “横向”“纵向” 或 “井字形”,多方向开槽需提供坐标图。
5. 额定承重量
·需提供工件重量及分布方式(均匀分布 / 集中载荷),例如:
·集中载荷:单点承重≥2 吨时,需在对应位置加厚面板(加厚量≥20mm);
·均匀载荷:5 吨 /㎡以上需设计加强筋(筋高≥面板厚度 1/3)。
6. 精度等级
·按 GB/T 22095 标准:
·0 级:平面度≤0.005mm/m(精密测量用);
·1-2 级:平面度 0.01-0.05mm/m(装配调试用);
·3 级 / 精刨:平面度≤0.1mm/m(焊接铆焊用)。
二、生产流程与工艺控制要点1. 铸造与热处理双保险
·两次回火工艺:
i.铸造后次退火:600-700℃保温 24h,消除铸造应力;
ii.机加工前第二次退火:550-600℃保温 16h,稳定尺寸精度;
·效果:应力消除率≥95%,2 年内变形量≤0.03mm/m。
2. 精密加工三部曲
·机床粗加工:刨床铣削平面,留刮研余量 0.5-1mm;
·人工刮研:0 级平台需 3 遍刮研,每 25mm×25mm 接触点≥25 点;
·涂色检验:用蓝油对研,接触点面积比率≥80% 为合格。
3. 包装与发货标准
·防锈包装:三层防护(防锈油→防锈纸→木箱),海运需加防潮剂;
·运输固定:平台与木箱间用橡胶垫缓冲,长途运输需打钢带加固。
三、按用途与形状的平台分类指南1. 按使用场景分类
类型
精度要求
典型应用场景
槽型特点
检验平台
0-1 级
三坐标检测、精密零件校准
无槽或浅槽,平面度≤0.01mm/m
装配平台
1-2 级
机床部件组装、轴承定位
T 型槽间距 100-150mm
焊接平台
3 级 / 精刨
钢结构焊接、工件点焊
槽深加大 20%,抗飞溅设计
铆焊平台
3 级 / 精刨
铆钉固定、钣金加工
槽宽≥T16,面板厚度≥100mm
2. 按形状与结构分类
·T 型槽平台:标准矩形,槽数 1-10 条,适用于多数工况;
·圆形平板:直径 500-3000mm,周边开 T 型槽,用于圆形工件定位;
·单 T 型槽平台:仅 1 条通长槽,适用于单边固定长条形工件;
·异形平台:按图纸加工 L 型、U 型等特殊形状,需提供三维模型。
四、选型决策树:3 步选对平台1.确定用途→匹配精度
·例:发动机装配→1 级精度,焊接工装→3 级精度;
2.计算载荷→确认规格
·公式:面板厚度 (mm) = 载荷 (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