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首次提出计量认证;同年7月,原国家计量局颁布《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明确计量认证的内容、计量认证的管理、计量认证程序、计量认证监督等方面的内容。1990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JJG 1021-90)及计量认证CMA标志,建立中国统一的计量认证考核制度。2002年6月,《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自2006年4月1日起,全国计量认证评审的依据是《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11]。2015年3月23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审议通过,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截至2023年底,中国检验检测机构全行业2023年实现营收达470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超过6亿份 。截至2024年,中国全国获得资质认定(CMA)的检验检测机构约5.4万家,批复的国家质检中心共899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凡是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的机构,必须依法取得CMA认证资质。只有通过CMA认定的检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才具备法律效力,能够在行政执法、司法审理、市场监管、产品争议等场景中被正式采信。
只要检测结果用于社会公开或具有法律/平台效力,例如司法使用、政府采购、质量抽检或平台上线审核,检测机构就必须依法取得CMA认证,方可合法出具具备公信力的检测报告。
CMA申请要求:
法人资格:实验室必须具有法人资格,并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独立性:检测活动要独立于所检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影响独立性的活动。
人员要求: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包括专业检测员、技术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等。
设施与环境: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标准要求,包括实验室、综合室、样品间等,并根据检测相关要求对环境进行相应的监测,如温湿度、辐射等。
设备要求:具备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设备需要定期溯源,溯源机构能力大于本机构,并且溯源机构能力需要被认可或认定。
管理体系:具有并有效运行保证其检验检测活动独立、公正、科学、诚信的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