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事务活动中产生的档案,涵盖了命令、指示、决定、布告等各类通用文书。这些档案不仅记录了单位的重要活动和决策,更体现了文书档案的独特价值和研究意义。
档案数字化加工整理的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档案整理与分类:按照相关归档范围和分类表,对档案进行归档和分类,并根据文件材料形成的规律和联系排列文件先后顺序。
2.目录著录与扫描:根据整理需求,编制归档文件目录,并使用扫描仪对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将图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
3.图像处理与数据质检: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增强、去噪、纠偏等处理,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读性。同时,对录入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检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4.数据挂接与存储:将处理后的图像文件与目录信息进行挂接,存储在计算机信息库中,并备份保存。同时,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体系,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数字化服务将向更高水平发展。未来,档案数字化加工整理将不于纸质档案。同时,数字化服务将逐步覆盖更多的行业和领域,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更加的档案管理解决方案。
档案数字化加工流程中,扫描设备是不可或缺的。为了帮助档案工作者更便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扫描设备,本文将介绍几类常用的扫描仪器,包括高速扫描仪和平板扫描仪。
高速扫描仪适用于纸张状况良好、无损坏的档案,其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且扫描速度和质量均较高。但需注意,每次扫描时不能放置过多档案,同时使用成本也相对较高。在追求“图像质量”和“稳定性”的同时,“高扫”设备的高速性能尤为关键。例如,在精益扫描仪的产品分类中,工作组级产品的处理速度可达每分钟15-30页,部门级产品在40-60页,而生产型产品则至少能达到1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