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方法
图上准备:确定制作沙盘的区域,收集相关的地形图、影像资料等,明确需要展示的地形特征和地物信息。
确定比例尺:根据展示区域的大小和实际需求,确定合适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以便准确地将实际地形缩小到沙盘上。
计算沙盘尺寸:根据比例尺和展示区域的范围,计算出沙盘的长、宽、高尺寸,确保沙盘能够合理地展示所需内容。
堆制地貌:选定等高线及有关地貌特征点,并将其位置从地形图上转绘到沙面上,按垂直比例尺计算山顶、鞍部、山脚等处的插签高度,对照地形图进行堆制。
设置地物:在沙盘上添加各种地物模型,如房屋、桥梁、树木等,以增强沙盘的真实感和可读性。
设置战术情况: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或训练想定,用制式的兵棋、临时制作的队标、队号等进行设置,展示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作战方向等信息。
整饰:仔细检查并标明沙盘的名称、指北箭头和比例尺,需要时用线绳拉上坐标网,使沙盘更加规范和完整。
教学科研用途:若是用于教学,比如地理课上讲解地形地貌知识,为了让学生清晰看到各种地形特征的细节,一般会选用相对大些的比例,像 1:200、1:300 等,便于观察理解;而用于科研方面,例如对某一特定地质构造进行模拟研究,比例则要根据需要呈现的研究对象大小和研究重点来定,可能需要非常大的比例来突出关键细节。
大型区域:当模拟对象是非常大的区域,比如一座大城市甚至是跨区域的城市群,那必然要选择极小的比例,像 1:10000 及以下,才能将整个区域纳入到沙盘模型中;如果是模拟一个小镇的全貌,可能 1:1000 到 1:2000 的比例就足以呈现。
中等复杂程度模型
特点:模型包含了一定数量的不同元素,有部分细节需要展现,像是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建筑,且建筑外观有一些基本的装饰线条、门窗样式等,内部可能也需要体现出大致的空间划分;或者包含了一些有造型的景观设施、人物等元素,整体在宏观布局和微观细节上都有一定要求。
比例选择建议:一般适合采用 1:500 至 1:200 左右的比例。这个区间的比例既能展示出模型的整体布局,又能较好地呈现出各部分较为关键的细节。例如制作一个校园的沙盘模型,有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不同建筑,教学楼的外立面细节、操场的跑道划分以及图书馆的大门造型等都需要展示,选择 1:500 的比例,就可以让这些元素都清晰可见,方便观看者了解校园的整体规划以及各功能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