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简洁精炼:评审专家通常要审阅大量申报材料,因此业绩成果部分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一般来说控制在 1000 字左右较为合适,既能完整呈现业绩,又不会让评审专家感到冗长乏味。例如,若申报者参与的项目较多,可挑选代表性的 3 - 5 个项目进行阐述,每个项目用 200 - 300 字说明。
申报中级职称时,业绩成果部分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
项目概述
项目背景与目标:简要介绍项目开展的背景,包括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以及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例如,在一个软件开发项目中,说明随着市场对移动办公需求的增长,公司决定开发一款具有协作功能的移动办公软件,目标是提高企业办公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项目规模与周期:阐述项目的规模大小,如涉及的资金规模、参与的人员数量、项目覆盖的范围等,以及项目的起止时间。如某建筑工程项目,总投资 5000 万元,施工团队人数达 200 人,项目周期从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5 月。
个人角色与职责
明确担任角色:清晰说明在项目中担任的角色,如项目负责人、技术骨干、核心成员等。例如,在一个科研项目中,表明自己是项目的技术骨干,负责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详述工作职责:具体描述在项目中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包括参与的项目环节、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等。如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资源协调、进度跟踪以及与各方的沟通协调等工作。
工作成果与贡献
项目成果概述:概括项目终取得的成果,如产品、服务、技术创新、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成果。例如,某新产品研发项目成功推出了一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该产品在上市后的一年内销售额达到 1000 万元。
个人具体贡献:重点突出个人在项目中做出的独特贡献,如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攻克技术难题、优化工作流程等。比如,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工艺,使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 20%,生产效率提高了 30%。
成果效益与影响
经济效益:说明项目成果为单位或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如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数据。如某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后,每年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 50 万元,同时产品质量提升使市场售价提高,年销售额增加 200 万元。
社会效益:阐述项目成果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如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推动行业发展等。例如,某环保项目的实施有效减少了当地的污染物排放,改善了周边环境质量,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同时也为行业内的环保技术推广提供了借鉴。
相关证明材料
成果证明文件:提供能够证明项目成果的相关文件,如项目验收报告、鉴定证书、获奖证书、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证书等。这些证书是对项目成果的性认可,能增强业绩成果的可信度。
其他辅助材料:可以附上一些其他辅助证明材料,如客户反馈意见、用户使用报告、行业专家评价等,从不同角度证明项目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例如,客户的表扬信中提到产品使用后显著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表示高度认可。
申报条件
学历和资历要求:通常获得博士学位当年可参加评审;获得硕士学位,并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二年;大学本科毕业或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初级职称,并从事本专业工作四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或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不过,不同地区和职称系列可能会有所差异,如部分地区的党校系列中级职称,对于不同学历的人员有不同的聘任年限要求。
其他条件:一般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近 5 年或任现职以来个人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且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培训学习。
经济效益证明材料:如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税务证明等,能说明参与的项目或工作为单位带来的经济收益,如收入增长、成本降低、利润提升等方面的数据。
社会效益证明材料:例如客户反馈意见、用户使用报告、社会评价等,可体现项目成果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如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推动行业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