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申报材料:
基础证明材料: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等原件及扫描件,用以证明个人身份与学历层次。若为国外学历,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颁发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学信网可查的学历,需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位能在学位网查询的,需提供《学位认证报告》。
专业资格证明:初级职称证书(若有),证明已具备相应初级专业资格。如申报中级工程师,需提供助理工程师证书。
工作经历证明:劳动合同、在职证明、社保缴纳记录等,用以证明工作单位、工作年限及工作连续性。社保缴纳记录可到当地社保部门官网下载打印,需体现工作单位及对应缴费起止时间。
业绩成果材料:工作成果报告、项目方案、获奖证书、专利证书、发表的论文等,展示在专业领域内的工作业绩与成果。例如参与过的工程项目,需提供项目立项文件、项目实施过程记录、项目验收报告等;发表论文要提供论文期刊封面、目录、论文正文等。
继续教育证明: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课程学习后,获得的继续教育结业证书。继续教育包括公需课和专业课,公需课学习一般不少于 24 小时,专业科目不少于 56 小时 。
评审环节:由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通过资格审查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专家根据申报人的学历、资历、工作业绩、科研成果、论文著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打分。部分系列或专业可能还需进行面试答辩,通过答辩进一步考察申报人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 。
社保要求:部分地区要求申报人在申报时须在当地工作,且近 6 个月连续在当地参保 。如中山市申报由该市各评审评委会评审(认定)的,须提交与个人工作经历相同的全部有效社保凭证(凭证截止时间为提交材料当月) 。在确认申报资格时,需确保自身社保缴纳情况符合当地规定 。
论文质量:
专业性:论文需紧密围绕申报专业展开,体现申报人在该专业领域的深入理解与研究。例如,申报中级工程师职称,论文应聚焦工程技术、项目管理等相关内容;申报中级会计师职称,论文可围绕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方向撰写 。论文内容要有深度,能够展示申报人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原创性:论文必须保证原创,严禁抄袭、剽窃。多数地区要求论文查重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江苏省查重要求不高于 40%,苏州市要求低于 30% 。建议申报人提前自查,将论文重复率控制在 10% 以内为宜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配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严厉打击论文代写代发、虚假刊发等违纪违规行为,对于抄袭、剽窃、不当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按照《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等有关规定处理,撤销取得的职称,记入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库,情节严重的在一定期限内取消职称及岗位晋升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