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鑫睿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成都装配线生产,设计结构精密

价格:面议 2024-08-25 12:00:01 993次浏览

装配线的布置受设备、产品、人员、物流运输以及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合理的装配线应尽量减少迂回、停整和搬运,保持装配生产的灵活性,并有效利用人力和面积,这不仅能使物流更加畅通,而且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企业或工厂不论大小,终目的是要以高质量的产品、低成本、短的交货期以及的投产时间去开拓市场,因此企业需从经营的角度论证和确定装配线的设计原则。首先应确定设计思想,具体设计从大而全向专业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不断改善装配线的布置,从而适应新的生产经营要求。

确定基本指导思想

怎样的装配线布置才称之为合理呢?它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尽量减少迂回、停整和搬运;保持装配生产的灵活性;有效利用人力和面积;提高士气;为车间管理提供方便。我们不仅需要一个理想的装配线布置,而且需要一个经济的装配线设计,尽量做到少投入、多产出。

装配线的设计要精心,否则,设计好的产品、昂贵的设备和良好的销售都会断送于拙劣的装配线设计。同时,装配线的布置要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要考虑如何进行管理,先进的管理方式有的直接与装配线布置相关,如质量管理、均衡生产管理、生产现场计算机管理、一个流生产方式、定置管理及物料管理等。将这些管理纳入装配线的设计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影响装配线布置的因素是什么?1. 产品

产品结构和装配过程设计是装配线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重点。对产品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产品结构的意见,可以大大简化装配生产过程。

2. 设备

装配工艺设备的选择是根据产品技术要求和装配工艺方法确定的。正确选择工艺设备和工装,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还可使装配线布置合理化。选择工艺设备时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产品生产纲领;产品质量要求;设备的先进性;设备的可靠性;设备的价格;设备的利用率;设备的性;设备维修的方便性。

3. 人员

人是生产要素之一,又是活的因素,且流动性大,需通过培训使之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装配线布置时要考虑具备良好的劳动条件,创造一个较好的劳动环境,有助于提高劳动积极性。

4. 物流及运输

物料流动是通过运输来完成的。物料运输在工厂必不可少,我们应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概念:物料移动的多少取决于其生产因素,装配线布置必须保证物料流的运距短,并始终不停地向产品装配的终点流去,建立控制系统保证物料的流动。

5.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装配线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确定生产方式需明确以下几点:生产纲领;工作制度,这里指工作班次和每班工作时间;生产线型式,要考虑采用自动线还是流水线生产,是单机生产还是机群生产;管理方式,指保证生产所规定的管理方法、制度和规定。

6. 仓储及辅助设施

物料流始终向装配过程终点流去,但无论何时,只要物料中断,就会出现停产待料。因此,需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储备,以保证物料流的流动,这在保持生产和平衡工序能力方面是经济合理的。为解决储备问题,需建立必须的存储仓库和存放地。此外,辅助设备为生产提供维修保养和服务,在生产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7. 厂房结构

厂房一旦建立,其可变动性比较小,因此在设计时就应认真考虑,根据生产特点确定厂房结构。在装配工艺上有特殊要求的,需对厂房进行专门设计。一般应采用通用厂房,多层厂房应根据装配工艺特点和占地情况来综合考虑。

8. 装配线设计的灵活可变性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在产品结构、产量方面的变化越来越迅速且频繁,这将会影响装配线的布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工艺新设备的采用,也要求我们对旧的装配线布置加以调整。为此,在做平面设计时要考虑工厂发展、变化的可行性,装配线布置应具备灵活性、适应性和通用性

装配线平衡率低就意味着各工位负荷差别,劳动强度不一,负荷强度大的操作人员, 长时间工作后尤其是夜班期间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这将无法保证产品会被一致性的制造出来,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而负荷强度低的工位,操作者和设备均存在等待的浪费,此工位的操作者主观上也不愿意到生产线的其他岗位工作,这样也不利于装配线上人员多技能工作的推行,给管理带来了麻烦[21]。由此可见,生产线的平衡率越高,生产线发挥的效能就越大,因而装配线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制造系统的生产率,因此,装配线平衡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总的来说,企业的装配线平衡有以下好处:

(1) 在生产节拍被设定的情况下,平衡率的提高可以减少装配线上的操作者数量;在生产节拍未被预先设定的情况下,平衡率的提高可以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节拍,即做到产能增加时无需招人;

(2) 各工位工作负荷相近,装配线上岗位没有轻重之分,工人的公平感提高,顶岗及人员多技能培训等工作容易开展;

(3) 平衡率高的生产线工位与工位之间的在制品数量少,可以大幅度的节省生产线占地面积,同时,也为物流布局提供了方便。

(4) 通过开展装配线的平衡,累积了生产线作业要素、时间、装配的先后关系等一系列基础数据,为以后的持续改善提供了数据支撑;

(5) 平衡率高的生产线,各工位步调一致,操作者一直处于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 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一致性。

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我国的制造企业得以购进大量的自动化设备或设备的制造技术,发达国家制造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时,车间的设备、生产线的组织形式,物流模式等一般是直接原样复制其全球化的样板工厂。这些都使得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得到迅猛的提高。许多制造企业购置并使用了自动化的制造系统,在生产方面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优势,以柔性制造系统为例:其具有很大的柔性,能够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由于我国的劳动力密集的特点, 人工成本较低,企业在自动化系统的一次性高投资和人力的低成本之间倾向于选择人力,这就导致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的实现还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生产过程的优化重组问题,就非常有必要进行装配线的平衡研究。

店铺已到期,升级请联系 13554082210
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3980892502